服务热线:189 8687 6222
  • 0

[随笔杂记] 西门河上趣闻录

天南地北房县人 发表于 2022-11-14 21: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52 0

注册参与互动,神评就等您了!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去大西关必过一条河,这条河就是:“西门河”。

有老人打趣地说,“过去西门河上没有桥,河滩一派荒凉,河里经常淹死人;夏季过石步子,冬天走木板,直到民国34年才架了一座拱形平板桥,去西关才不再涉水过河了。解放后枪炮人多放在西门河滩涂上……”许多老人提起西门河便会津津乐道,话里画外无不透露几分诡异!他们认为“往事并不如烟”,随着岁月流失那些过往之事早已淡出了人们视线,现如今,西河的荒凉没了,两岸尽是坚固的河堤,四座宽敞的大桥把一河两岸连成一片;河周围沿河修筑了公路,交通便利,车水马龙;河中滚水坝上清澈的河水哗哗飞溅着水花,张扬西河的个性;河堤上,人行道旁,绿柳成荫,花木葱笼;花园式河边通道上,晨练的跑步的,成群结队,到了夜晚,沿岸灯光辉煌,光耀水中,影影绰绰,大有“不是江南胜似江南”的旖旎风光,也有“天上人间,绚烂景观”的色彩。现在,忆起西门河过去那些过往趣事,犹如昨日黄花,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耐人寻味。诗曰:

滔滔西河水,腾腾奔北流。
依依多少事,历历犹在目。

今天猛然提起西门河的那些《城南旧事》,仿佛向西河水中抛出了一块石子,激起一片冲天的浪花,久久不能散去。那些口口相传的故事,承载着历史的影子从砂砾下面重新打捞起来,灿若一颗颗珍珠,聚之如“宝”!

据清同治版《房县志》记载,“西门河其源有二:一曰东蒿坪,经杜家川,骥板坡,两河口;一曰西蒿坪,经穿山岩,至两河口与东蒿水汇,自北流经三海堰,至西门河数里,与西乡诸水会于北门河。”意思是说:西河之水南山来。南山因陡峭林密,水源充盈,造就了小河的灵性与鲜活,旷澈与清柔,水质沁人心脾。古人觉得西河水是高山流下来的溪泉,在筑城之时,截三海堰之水注入城区,建立街道水网,亮哗哗的清水贯穿于城池的各条街巷,供居民洗衣淘菜使用,故名:“银线串珠”。

但是,现在城区的居民使用着清澈鲜活的南山来水,享受着大自然恩泽,这些幸福之泉在给城区人民带来利好的前提下,也曾给这个城市留下许多伤痛之苦。也就是说,西门河有它神奇的一面,也有它残酷的一面。它横亘于主城与大西关之间,有几千年的历史,多少年来,一直是一道人们无法改变和跨越的路障,有许多诡异现象在人们的想象和传说中显得光怪陆离,神秘莫测。据《房县志》记载: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农民起义军张献忠率部从西边进攻房县城,住扎在西关。县主薄朱邦闻按习地铜炮用法,薰洗受药一斗,碎子五升,封口子二十斤。县令致祭。自西门点火,发射,轰击义军驻的居民房屋山墙,一炮打出,死亡无数。封口子飞落七里河,锵然有声,义军吓傻,立即移营高墩山。据说该“铜炮”是唐中宗在建庐陵王城时所造,按城四门各设“铜炮二尊”,铜炮高四尺,围三尺,厚二寸余,重四百余斤,以备非常之用。县主薄朱邦闻开了两炮,因威力较大把张献忠吓坏,立即移营高墩山。不久,献忠就攻进城来,首先带兵走上城墙,平了城墙雉堞,掘地埋了铜炮撤去。1641年(崇祯十四年),抚治都御史王鳌永请帑(钱币。多指国库所藏帑金),敕均阳营李成章偕知县刘天民修复了城墙。得铜炮于土中,运省钱局毁焉。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霪雨崩圮甚多,县令雷化龙复补葺焉。为四门,东曰景春,西曰绥福,北曰承恩,南门锢闭。康熙年间,知县王璋打开了南城门(传说县城南门不得打开,打开后有灾祸降临),获金二锭,宝镜一,宝剑一。自此怪异出现;有男子自剖腹赴西河浣其肠(把肠子掏出来在水里清洗);周氏妇忽赤身狂走(裸体狂奔),力不能禁(有力的男人都拦截不住);城中暴死者七人。因复闭焉(因此把城门又关闭了)。1852年(咸丰八年)二月,知县郑庆华筑西门河保城,开挖老河淤塞处,使水归故道。又于迎溜顶冲处,添设水箭以杀水势,砌筑护堤,以保城基(河堤不坚固,常遭大水毁坏,把城基冲露了脚)。

以上均系与西门河有关的史书记载。

1941年(民国30年)县长贾文治到任后,发起了“建设新房县”号召。当时的西门河一遇山洪暴发,河水横流肆虐,河流改道,泛滥成灾。1945年,时任县长的贾文治为了治理西门河,下令让县建设科(局)负责在西门河治理工程。科长刘秉之接受任务后,组织技术工程人员对河道进行了勘察,测量河道宽度,规划滩涂治理,选择建桥方位,筹措建桥资金,对西门河进行了有效治理。刘秉之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精心擘划,组织施工。当时西门河堤塌陷千米需要整修,他们先在河道边上垒砌石堤水箭,以杀水势,疏导河流,然后从各乡村抽调能工巧匠上百名,在西门口架设一座拱形板桥,方便了市民。这座桥经过半年施工,长约80多米,修桥墩五个,一头连接西门,一头搭在荒沙滩处,桥宽约2米,用木料3000多平米,石料万余方,石灰万余吨。桥墩用大石块浆砌的,桥墩上用四根粗壮的方木当桥梁,四指厚的木板铺成的桥面,人走在桥上发出咚咚响声,透过缝隙可以看见桥下滔滔河水。这座拱形木板桥是解放前县府在西门河上架起的有史以来房县的第一座大桥。后称“西河桥”。桥两头砌有干打磊河堤,堤岸两边植柳树数千株,后来形成一条葱郁的绿化带。党历办编辑雷德轩曾撰文赞叹:秉之主持县城的农、林、道路,为官一任,修街架桥,绿柳成荫,惠及后人,可敬矣!

这座木架桥一直用到解放后,1975年房县人民政府投资在原木架桥的基础上房重新修筑一座拱形的混凝土大桥……

当年,西河桥西头是一片沙砾坪坝,绿柳之间有一李姓妇女开设的 “茶馆”。提起这个茶馆,许多老年人都还记得。所谓的茶馆,其实就是一说书场所。李姓妇女在这儿搭了三间草棚子,摆上20多张柴桌子,每桌围坐四人;前台放一张条几,几上放一段惊堂木,请县内有名的说书先生坐堂说书。当时说书是不收钱的,但喝茶是要收费的。有些老人和过往于西河的客人,听到里面有说书声,心里就痒痒,抬步走进茶馆,找个空位子坐下来,老板娘立马会送上一“六二碗”大叶青茶,客人接过茶水,丢1分钱或2分钱放在茶盘里,坐下来一边品茶一边听书,悠哉游哉,好不开心!说书先生是北门上有名说家子郭传点,他见场子里坐到一半时,往桌前一坐,拿起惊堂木用力一拍,口中说道:列位,今天开讲《隋唐英雄传》,请大家一边喝茶一边听我细细道来……这是开场白。其实,说书先生不会立即书归正传,而是先讲一段当地发生的笑话或民间故事,热闹一阵子,见场子剩下坐位不多了,才开始言归正传。过去说书一般半天时间只讲一两回,一回书只收1分钱。说到这里,有青年人会啧之一鼻:才收一分钱啊?!,你别小看这1至2分钱,在解放初期可是高收入!一个茶馆一天能收入1元多钱,剔除说书人的分成,一天能挣4到6角钱,这在当时算是高收入人群了。当时一个工人一天只能挣3角钱,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九块多钱。当时的县长工资也不过18块多钱,你算一下就清楚当时的钱是多么值钱!

当年茶馆的生意红火的让街坊们“眼气”的不得了。这里要说明的是:过去,房县交通不便,文化落后,城里除了戏班演戏外,就是“说书”算是丰富文化生活了。说书人凭一张利落的嘴巴,把死的说活,活的说死,让人听后还想听,这就是说书人嘴上功夫,吸引力忒大!不是咋会吸引人哩!当年说书先生,大多讲的都是《说唐》《三国演义》《杨家将》《封神榜》之类的书,这些章回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故事曲折动人,加之讲到关键时刻突然打住,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留下悬念,让人为接下来的故事情节诱惑的不再来听都不行。两个章回说下来,就到了中午,家住在西关的听众朋友,便起身向回走。从书场到三观台要走一段磕磕碰碰的沙滩路。这一段沙籽路,凹凸不平,路北,不远处是水田畈;路南,是一片荒草萋萋的滩涂,有低洼积水地带,水坑里长满一人多高的斑茅草和高参,又称“高参凼”。过了“高参凼”抬头一看,是下街头了。抬脚走上二十几步青石条搭就的台阶,便是一土台子,再往里走就是下西关了。这正是:

当年西河疮痍满,乱石滚滚野草翻。
如今西河赛龙宫,车如水流花园边。

2019-3-16





(作者介绍:付必学(傅必学),笔名,碧波 ,湖北省房县人,1992年开始业余文学创作,先后在《中国煤炭报》《湖北日报》《十堰日报》《新文学》《当代文学精品选》《武当风》《十堰作家》《神泉》等报刊杂志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作品百余篇,十堰市作协会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4    鄂ICP备1502369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19-3555678 举报邮箱:21948666@qq.com 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19-3555678

GMT+8, 2024-5-17 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