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 900 8000
  • 0

[随笔杂记] 西关的古井

天南地北房县人 发表于 2022-11-13 21:5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54 0

注册参与互动,神评就等您了!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随着西关改造工程的顺利进行,西关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原来的西关只能保存在我们的记忆世界,偶尔会在闲谈中提起。西关的名字依旧,但其内涵已完全改变。

    西关下从三官台,上至西古桥,全长一千五六百米,分大西关、中西关、小西关。具体从哪里为界?没有明确的界限,大多数人认为只是一个行政区划。小西关文革时期叫向阳大(街),中西关叫反帝大队(街),大西关叫建设大(街),各个时期都有不同名字,有叫办事处的,有叫街公所的,现在叫社区,但小西关,中西关,大西关的叫法民间却从来没有改变。

    西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景观众多,除清真寺、黄香祠、雷家祠堂、余家大院、江西馆、山陕会馆、许家道子、椿树道子、东古桥、西古桥、土城门等古老建筑群和民胜古迹外,印象最深的的是三口古井。古井不知道是何时所建,但颇有历史,从井口青石被绳索勒磨出的深深沟槽看,没有几百年是不可能的。

    从红塔镇政府对面(俗叫榆树下)的田埂向北进入老街,在田埂的拐角处有个简易厕所,这个厕所虽然简陋,存在的时间却不短,直到本世纪初才拆除。过了西古桥,才算真正进入了小西关,所谓西古桥,就是架在从三海到泉水湾的灌水渠通过老街上面的石条铺成的小桥,具体位置在南宁路与小西关老街交汇处的西边。西古桥以东,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街的两边的房子墙壁与乡村有了明显的变化,都以木板为壁,能拆能装,俗称散屏,房顶每隔几十米都有好看的徽式马头墙,高出瓦屋面一米多高,三面都绘有精美的图片,内容都是传统美德故事,如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华山救母、程门立雪、凿壁偷光、二十四孝民间传说。

    小西关的水井在小西关街公所东边的街北沿,对面有个铁匠铺。井深八九米,井沿口由绿豆石精凿而成,高出井台二三寸,用以隔开雨水和污水,井台由几百斤的大石板铺装,整洁厚重,是小西关几千居民的生活水源。

    中西关的水井在黄香祠对面的街北侧,井深三丈多。口沿由南山的坚硬管石凿成,因年代久远,口沿已被井绳勒出一寸多深的沟槽三道,表面光滑如玉,井台也用石板铺成,有几十个平方,为中西关几千人的生活水源。

    大西关的水井在城关粮管所的西边街北侧,井深十几米,据老辈人说,原来有精制美观的石栏杆把井围着,栏杆上雕刻着各种图案,非常精美,可惜在解放前已经损毁,遗迹已不复存在,很是遗憾。

    西关的三口水井的井水都非常甘甜,并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井水冬暖夏凉,冬天从井里冒出腾腾热气,每当下雪,井台上的积雪总是比其他地方的积雪先融化。夏天水则清凉刺骨,用于贮蔵粽子可以几天不坏。西关的三口井都在街的北边,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三口井都安装了汲取井水的辘轳装制,摇转手柄可以轻松提起六七十斤的桶水,就是妇女也应用自如。辘轳在我国很早就已使用,为现代化起重绞车的雏形。南唐皇帝李璟巜应长天》词:"柳是芳草径,梦断辘轳金井。"可见房县人也很聪明智慧,很早就已经使用了这种装置。

    井是故乡,井是乡愁, 有人居住的地方就会有井,有井的地方就有故事。西关的井也不例外,有个财主姓朱,有洁癖,为民国时期的人,吃水从不吃担子后面的那桶水,并且不准挑水人挑水时换肩,理由是后面那桶水可能被挑水人放的屁污染,颇为奇葩。有个姓周的落第秀才,爱较真,有次去挑水,当他挑起水桶正准备回家时,听到两个年轻人在在讲赤壁之战,说曹操八十二万人马下江南,他忍不住停下纠正说是八十三万不是八十二万,两个年轻人硬说是八十二万,三人争论不休。这时姓周的老婆风风火火的赶来,说是家里的锅快烧炸了,等着用水,你还不赶紧把水挑回去,他说锅烧炸了是小事,一万人马搞丢了是大事,引得两个年轻人和大家哈哈大笑,原来是年轻人故意逗他玩。井边经常会有年经妇女在井台洗衣淘菜,一起一伏,难免胸前波涛汹涌,自然引起毛头小子的偷窥,如果被女人发现,腼腆点的会羞涩自敛,泼辣厉害的会乘偷窥者不备,倾起一盆水劈头浇过去,让偷看者衣服尽湿成为落汤之鸡,同时也会引来一场哄堂大笑。

    随着1979年第一口轧井的诞生,到1985年左右,各家各院都有了轧井,用水更加方便,古井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泉水湾新水厂投入使用,家家户户都安装了自来水,轧井存在了十几年,也失去了价值。与西关人相处了几百年的三口古井终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彻底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渐渐被人遗忘。

    西关值得记住的东西很多,有精美的马头墙,幽深的小巷,人字形小石路面,还有香甜浓郁的黄酒,更有那充满乡愁的三口古井。

作者:程道略,原建设局副局长,诗协副主席。
来源:老街情怀“房县网”杯房县“西关印象”征文投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4    鄂ICP备1502369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00000000 举报邮箱:adminx@adminx.com 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00000000

GMT+8, 2025-4-18 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