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 900 8000
  • 0

[民间文学] 渐渐远去的匠人身影

天南地北房县人 发表于 2022-11-13 21:4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23 0

注册参与互动,神评就等您了!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在记忆大西关旧事中,儿时的回忆,印象最深的莫过看在街上看手艺人做手艺,印象中,记忆最清楚的是 小炉匠,土叫法是’’ 定锅匠’’ 。

查字典叫锔锅,锔碗。但房县话叫“定”锅“定”碗。房县话标准在“定”锅,把锅碗上的裂缝固“定”住。

“定(锔)缸,定(锔)碗,补漏锅罗!”街上传来声长长的吆喝,童年的时候,一听到这种吆喝。“定缸的来了。”我们一群小伙伴就会一哄地跑上街去看那定锅[缸]的。房县是个大山区,山高林密,交通不便,物资供应在非常贫乏。锅破了买不到新的,就连吃饭的碗也没有,有贫穷的人家,每年靠着种几窝葫芦,等到葫芦老了,摘下来风干,然后一锯两把瓢,掏去内瓤籽,就是一把舀水的瓢和吃饭的碗。那时,就有挖匠,专门用棕树杆子挖木碗子子来卖。哪一家有瓷碗,一定是富裕人家,瓷碗虽好,可不经摔,葫芦瓢和木碗,掉到地上摔不破。就是摔破了,用针线一缝,耍坎子说,茅司板上栽菜,将就使[屎] 贝。

小炉匠是一个干瘦干瘦的小老头,干瘦的脸像似风吹的腊干肉,满脸皱纹。脸上只看见一只大鼻子上架着眼镜,个子不高。有人喊他定缸补锅时,他回过头来,认定了主顾后他才环视四周把挑着的担子放在平坦的地方,他放下担子,抽出扁担,放在靠墙的地下,担子的一头是一个浅筐子,浅筐子里装的有小板凳,他把板凳拿出来先坐下,然后又从浅筐子里拿出来一个“丁”字形的铁,用锤子把丁字铁钉在地上,又把围裙围上,担子的另一头是一个板凳似的“独凳”。 他的挑子是一个凳子式的木凳子,他从木凳子下面改装成盒子抽出一个抽屉盒子来,拿出来一个手扯式的钻子,大小也只有手掌大小。

“没有金钢钻,莫揽瓷器活”。定锅匠的挑子很特别,一头是一个仿板凳做的高独凳,这个高独凳是呈三角形的,下边有三个盒子,里边每一层盒子装着各种不同的工具。

独凳的第二个盒子里装着一些当补巴用的铜钉、铜元,铜元是用来补锅用的,独凳的最上边的小盒子里,哪里是师傅的金贵宝盒,在这盒子里,装钻头和宝石。

师傅朝那里一坐,还没来得及喊第二声:“定缸,定碗,补漏锅”时,周围已经围满了人家,这家拿个破瓷碗,那家拿个破瓦盆,破窑碗,破缸,破锅。不一会小炉匠师傅周围码了一圈子破烂货。每一件拿来时,小炉匠就逐一地端详,打破的碗,碎片多了一律不收,破损了的窑货都收下,还有破裂的铁锅,小炉匠检查时,看看破损的地方能否合缝,以便在打眼时测好距离。

“银钉瓷碗,铜补锅,铁条补的粗窑货。”这是小炉匠里传的一句行话。

小炉匠坐下后,把围腰布摊开铺在腿上,就拿过来一只细瓷碗,这个被摔成两半丫爿的碗合一起是一只好碗,小炉匠端详了一会,就找出一把细绳子来,把碗捆住,先捆碗底,然后一圈一圈的缠上来,缠到了碗沿上,打一个死结。小炉匠把缠好的碗,用两腿夹住,把裂缝的一面放在上边,小炉匠从浅筐子里把弓钻子拿出来,从身上掏出一把小钥匙,打开最上一层抽屉上的小锁,又抽开独凳上的小盒子,从里边一个小铁盒子里找出来金钢钻花(宝石粒)。装好了钻头,小炉匠试了一下子弓钻,就把碗上的裂缝边上找准一个点,用牙签似的签粘一点油,滴一点油点在上边,然后就把钻头对准油点子,拉着就拉开了不到五寸长的弓,弓铉拉着钻杆子,钻杆子上的钻头就在有油的那个点上,“忽悠,呼纽”的来回扯动,钻细瓷碗的声音非常好听,钻头正转是“忽悠”的声音,当钻头反转时,发出来的声音是“呼纽”的声音,十分好听。我们这一窝顽童,等的就是这种效果。“忽悠”、“呼纽”。不一会窟眼钻好了,小炉匠停下钻子,又抽开中间的盒子,找出来一个金黄色的,或者是白银的小巴钉(抓丁)来,比划着在钻出来的小洞眼前讨出下一个洞眼的点来,讨好了跨过破缝的点以后,照例是先点上油,然后又很仔细地把金钢钻对准那个点,又扯动了钻子,“忽悠,呼纽”的声音又继续了,一条断裂缝,每隔两分远补一个钉,这一个钉要的工价是三角钱,等到碗钉好了,细密麻麻的十几个钉,光钉子钱就比碗的身价高了。可在那时候拿到钱买不到细瓷碗,家家都用的是孙家湾烧的红窑碗,细瓷碗都是金宝卵。

定毕了细瓷碗,小炉匠搬过一只缸来,定缸就不用金钢钻了,因为金钢钻是很金贵的,小炉匠把金钢钻下了钻花,很仔细地放进小抽屉盒子里的小铁盒中,又很仔细地用小锁锁上。又收拾起小弓钻,然后拿起来一个扁担钻子来,又从中抽屉盒中找出一个钻头来,这个钻头有一寸长,是用纯钢打成的一个方钉形式的钻花。黄泥巴烧制出来的窑货,就得用钢钻来钻,钻窑货比碗好钻,小炉匠把破瓦盆夹在双腿之间,也不用绳子绑了,直接在破损的裂缝旁边,把扁担钻子头放好一个地方,然后,用两只手拿扁担钻子,把钻锤转几转,连接扁担钻的皮条就紧紧地缠住了钻杆子。双手一按扁担,皮条迅速地扯动钻杆子,钻杆子又转动了钻锤子,钻锤子的甩动的惯性,又把皮条迅速地缠在钻杆子上。如此反复,钻头也正转反转,正转,反转。在窑货缸上很快钻出洞来。钢钻钻瓦窑的声音非常刺耳,大家都不愿意听,就一哄而散,只有我还在观察小炉匠的一举一动。洞眼钻好后,小炉匠从中抽屉中找出来一个铁片巴钉,把破缸巴上。

而钉锅又是一种搞法,先把锅很仔细地落实在丁字铁上,小炉匠用小锤子敲打钢斩子,轻轻地慢慢地把锅裂缝敲打出一小眼来,因为锅是生铁浇铸的,很脆。然后把一个铜元,中间钻一个眼,然后把铜元的四周砸的很薄,像一个小雨伞,铜元洞中穿进去一个铁片,用这个铁片,穿过锅缝中敲出来的洞,把铜补巴放在锅里,里边又糊上观音土。伸出锅外的铁皮子就用锤子很小心的伸开砸平。铁锅也就补好了。

所有接到的活儿做完了,小炉匠挨件收完钱,补家伙的人家都拿着补好了的物件回家了。小炉匠又很细心地把家伙收拾装好,用力拔出仃在地上的“丁字铁” 装入筐中 ,捡起放在墙跟地下的扁担,穿好系绳,就挑着工具悠悠地走了,走了很远的地方,还传过来一句长长的吆喝声:

“定(锔)缸,定(锔)碗,补漏锅吆……”。现在说" 定缸定碗补漏锅" ,简直无人相信,可能已经绝迹了,但有一句民谚至今流传……"手里没有金刚钻,莫揽磁器活。"





来源:“房县网”杯房县“西关印象”征文投稿 作者:余策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4    鄂ICP备1502369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00000000 举报邮箱:adminx@adminx.com 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00000000

GMT+8, 2025-4-18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