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 900 8000
  • 0

[民间文学] 西关印象、铁匠铺

天南地北房县人 发表于 2022-11-13 21: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69 0

注册参与互动,神评就等您了!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提起铁匠铺人们都啧啧称赞,西关周铁匠铺打的铁器远近闻名。

     过三官台二、三十米就能听见"叮当叮当"的声音。闻声走去,离土城门不远一间邻街小铺门口有一迎风摇曳的"周铁匠铺"标旗;叮当声是从店内传出来的。进门只见一位师傅用铁钳从炭炉上夹起一块烧得通红的铁板放上礅台,右手铁锤有节奏的敲打。另一位年轻后生抡起铁锤一上一下的跟随,说来也怪,师傅敲哪徒弟打哪不一会坚硬的钢板变薄了。铁冷了师傅又放进炉子上,徒弟开始拉风箱。火苗随着风的大小忽高忽低,一会钢板又红了。经过这么三番两次锻打,钢板就被打成想要的形状。因为打铁需要超越常人的力气,所以,打铁行业很少有女人参与。据古镇西关一些老人讲;周正喜铁匠世代依打铁为生,到他这一辈己传十几代了,虽没有“只传男不传女”的规定,但打铁师傅从来没有传给女人的,因为女人力气小,抡不动大锤,即使是拉风箱,那种老式的大风箱,力气小的女人也干不了。

     周家祖先在明朝初年从山西太原搬迁到房陵西关。周家落脚西关后无以为生,就拜当时在西关打铁最有名的"胡一刀"为师,学习打铁。入师先按规矩从头开始学;前半年打杂,过后第一年学拉风箱,搬个木椅坐下,双手扣紧风箱把手,一进一出从天麻麻亮拉到夕阳落。第二天又接着拉,双臂酸痛肿胀也不能停下。看似轻松,反倒特别累,还有技巧;进转出,出转进不能大喘气,一喘风就突然变小,火力不够反而浪废炭。这样坚持拉一年后,双臂伸展自如,不痛后臂力也炼出来了,这时候再学第二道工序;学掌握火候,要等到需加工钢板红的透亮再打,变乌再放炉子上烧,三番五次,直到打出想要的效果后才可抡大锤……

  抡大锤是力气活,也是眼力和技术活,大锤打的好省力省炭并且铁器好用。大锤砸在烧得通红的铁块上,汗水如珠滚落。抡完大锤轮指挥锤就出师了,抡挥点锤最需要技术,是师傅干的。一般站在火炉子旁边,用火钳将烧得通红的铁器夹出来放到铁礅子上,看哪儿鼓就用锤砸砸,同时还要用手中的锤砸平铁器的边缘。拿大锤的人要听指挥锤的,指挥锤敲哪大锤打哪,指挥锤轻大锤就轻,指挥锤重大锤就的狠劲去砸。叮叮哐哐几个来回,两人都是满头大汗,淌在布满烟尘的脸上,流出一道道黑色汗的痕迹……

     如果你闲着无事看打铁,无论你站哪里,铁匠打出的火花都向你射来。看周正喜铁匠用毛巾抹汗时怀着好奇心情问他为什么火花总射向人这里?周师傅笑着说"铁匠无能屁股后边站人"原来铁锤打下去火花四射,铁匠系的围腰(裙)把火花挡住了。

     周正喜指了指自己穿的满是窟窿的衣服,“这都是被火星子烫的。打铁这个行业是何等的艰辛。无论烈日炎炎还是酷寒,铁匠师傅都要在炙热的火炉旁抡锤锻打。打铁铺也称“铁匠炉”。所谓“铺”是一间破房子,屋子正中放个大火炉,炉边架一风箱,风箱一拉,风进火炉,炉膛内火苗直蹿。要锻打的铁器先在火炉中烧红,然后被师傅用铁钳移到大铁墩上,由师傅掌指挥锤,师傅经验丰富,徒弟少打空锤,在锻打过程中,师傅要凭目测不断翻动铁料,火候不到费时费力,刀也愿易卷刃;如果铁器的火烧得过硬了打出的刀易崩豁子,太软又容易圈囗。铁器加钢更得靠经验,加钢看什么器具,分偏钢和中钢两种,加偏钢一般是薄铁器,故名思意偏钢是加在铁器半边,分左右手,如果左撇子用右边刀锋先得力钢就加右边,右手用钢加左边刀锋。中钢是打钢打进钢打进快成形的铁器里,多是斧头、锄头和砍柴刀之类的器具。只有火候刚刚好的铁器,打出的刀才锋利无比,既不卷刃也不崩豁子。掌握火候,要靠铁匠的眼力。“千锤百炼成钢”师傅夹起成品往冷水中一放,“嗤”的一声水中飘起一缕白烟,一件铁器就算加工完成,这道工序叫做“炶火”。铁器经过炶火特别硬。

    打铁是我国劳动人民代代相传下来的一门技艺,铁匠们用千锤百炼打造出的农铁具,耕耘了千百年的农田,从而推动中华历史的发展。


文/吴朝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4    鄂ICP备1502369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00000000 举报邮箱:adminx@adminx.com 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00000000

GMT+8, 2025-4-19 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