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 900 8000
  • 0

[随笔杂记] 西关老街,承载我童年回忆的老巷

天南地北房县人 发表于 2022-11-13 22: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98 0

注册参与互动,神评就等您了!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西关这条老街,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小时候不知道来来回回走了多少趟。读小学的时候,走的是这条路;读初中了,走的还是这条路;读高中了,走的依旧是这条路。老街由小西关、中西关、下西关组成,房子大多为四合院结构,蜿蜒的石板路串联起寻常百姓的家长里短。

       那时候,西关老街上分布着三所学校,一个是向阳小学,一个是镇中,中间还有一个天明小学。街上大部分孩子都是在这几所学校度过了自己学业生涯的初级阶段,老街见证了一批批孩子的成长,同时,它也承载着我们儿时最美好的回忆。漫步走到小西关的尽头,坐落着向阳小学,那时候一到周末,我就和街上的小伙伴们来这里蹭滑梯,那时候还没有塑胶跑道,学校的操场还是松松软软的草地,遇到大风天气还会尘土飞扬,滑梯是水泥砌的,秋千是一块大木板吊着两根绳子,这两个娱乐项目总是很抢手,每次管理员一打开操场的铁门,大家都飞快的冲过去,没抢到的孩子就只能在旁边干巴巴的望着。

       我的小学生涯是在二小(天明小学)度过的,那些时光现在回想起来,依然是五彩缤纷、蓬勃向上、充满活力的。天明小学在中西关,学校入口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巷,入口上方的水泥杆上挂着一个白底红字的牌子,沿着小巷走进去,两边都开着小卖部,一些文具、零食饮料、小玩具厚厚的堆叠在门口的柜子上,那个年代没有KFC,没有麦当劳,小卖部就是最受欢迎的地方!那时候“超级女声”火爆了大街小巷,连圆珠笔上都印着张含韵的mv歌词,一放学我们就去小卖部搜集小卡片,正面是歌手们的照片,背面是歌词,积攒起来的这些小卡片好似我们的青春印章......巷子走到最前边,有一个略高的木门槛,跨进去就是学校了。校门左手边有个雷天明纪念馆,小学的时候老师组织我们在里面上了一节课,校门右边有个小小的早餐店,早上总是挤满了吃牛肉面顺便补作业的学生,直到上课铃声响起小巷才慢慢安静下来。

       西关老街最神奇的地方是,不管你从哪条岔道走进去,最后总能穿到你想去的地方。那时候的放学路上,我们总能找到不一样的路线,原本15分钟的路程硬是被我们拖到半个多小时,手里捏着小布丁、辣条,晃晃悠悠穿梭在小巷里......老街上那排房屋的背后,是成片的庄稼地,这个地方的受欢迎程度仅此于小卖部。盛夏的时候,番茄、黄瓜、茄子、豇豆等青菜挂满了枝条,田地间的蚂蚱、螳螂窜来窜去,清晨的牵牛花洒落着晶莹剔透的露珠,天空蓝的纯净透彻,我跟着大人在穿梭在树荫草丛间,丝毫不觉得阳光炙热。

       黄昏时刻的老街,是另一幅充满温情的画面。晚霞给老街的石板路镀上了金边,老屋阁楼上的雕花木窗飞舞着萤尘,老人们摇着蒲扇坐在门前,小狗闭着眼睛静静的蜷在脚边,幼童嬉闹着跑过,推着木车卖炒货零食的小贩的吆喝声回荡在小巷里......住在老街上,老宅的木门可以大胆的敞着,因为邻里间的信任感是心照不宣的;住在老街上,夏天没有空调和wifi依然过得很惬意,因为老宅冬暖夏凉,四处都是天然的“游乐场”;住在老街上,生活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平淡质朴但不失色彩,不紧不慢的节奏让人内心安宁。

       住在西关老街的那段岁月,是我最宝贵的童年回忆,它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对我而言皆是可爱的。如今西关老街改造工程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那些弯弯绕绕的小巷正在慢慢消失,老宅变得斑驳陈旧,曾经守护它的人们也逐渐搬离,但它已经为这座小城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我相信,过不了多久,老街会以一个更加独特的面貌迎接我们,重新唤醒记忆中的一点一滴......





来源:“房县网”杯“西关印象”征文 作者:许萍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4    鄂ICP备1502369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00000000 举报邮箱:adminx@adminx.com 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00000000

GMT+8, 2025-4-13 00:09